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政协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浏览:2815次 时间:2023-12-11 来源:和谐东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今年以来,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政协(以下简称“城东区政协”)聚焦“美美与共”,以“大学习、大教育、大宣讲、大协商、大发展”为抓手,号召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发挥优势作用,让团结引领、凝聚共识融入到政策宣讲、委员读书、团结联谊、调研协商等每一项履职活动中,以昂扬奋进的姿态,春风化雨的传递,发挥着吸引人、汇聚人、感召人、影响人的“引航”作用,在更多“涟漪”中形成“共鸣共振”,在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中彰显责任担当。

讲好城东故事,奏响民族团结和谐曲

城东区政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委员培训、党员教育、干部教育体系,通过写好“委员作业”,做好“委员答卷”,带头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城东故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城东区政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集体学习重要内容,通过“一月一界别·一月一主题”“承读书之韵·扬政协风采”委员读书、委员讲堂、专题报告会等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全区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领悟。

办好城东实事,助推和谐社会大发展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走深走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东区政协持续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全力打造“石榴籽同心驿站”,推动政协党建促进履职提质增效,打造“党旗下共筑同心圆”党建履职品牌。

积极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围绕“走在前、作表率”目标任务做好政策宣传、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工作,通过走访宗教场所、设置咨询服务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平安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活动。将“委员工作室”“政协委员之家”“社情民意联系点”和“界别委员之家”等平台作为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正面发声、凝聚和传播共识的重要渠道,主动回应各族群众关心关切问题。

下沉城东一线,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社区关系着民生、连接着民心,是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为进一步使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走入寻常百姓家,铸牢辖区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城东区政协充分整合资源,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年度工作要点和协商计划有机结合,深入开展调研、视察。此外,把“关于城东区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好样板的实践路径”课题纳入2023年专题协商计划,组织专题视察全区“石榴籽家园”建设情况,助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

通过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聚焦发力,在今年委员提交的提案中,涉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提案10余件,充分调动政协委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彰显责任担当。

打造城东特色,持续巩固创建成果

城东区政协聚焦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凝心聚力作用,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做“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展现新作为。

在日常工作中,城东区依托“政协大讲堂”“委员讲堂”组织委员和机关干部开展专题学习,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政协工作全过程。组织各界别委员开展“一月一界别·一月一主题”活动,最大限度地把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不断增强感召力、凝聚力。

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引导全体机关干部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营造团结和谐的机关氛围,持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打造“石榴籽驿站”、开展民族团结进机关等工作,使民族团结宣讲工作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切实凝聚起各界别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力量,2023年区政协办公室被评为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先进集体,马英委员获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先进个人。

图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城东区政协将围绕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议题,进一步选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持续助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生动讲好独具东区特色的民族团结故事,积极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