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掌握辖区内慢性病综合防控的主要社会因素,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的行动策略和干预措施,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效果评估提供基线数据,我区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00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了社会因素调查工作,现场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检两部分内容。现将调查结果公示如下:
(一)慢性病患病情况
我区18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高达47.41%,男性患病率46.64%,女性患病率48.13%,女性高于男性。高血压患病率20.34%、糖尿病患病率9.03%、冠心病患病率2.64%、脑卒中患病率3.75%、胆囊疾病患病率8.26%、慢性消化性溃疡患病率2.75%、慢阻肺患病率0.64%。
我区群众的慢性病发病率较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膳食结构不合理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则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加速,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营养状况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膳食结构普遍单一,调查发现我区18岁以上人群每天食用两种蔬菜的人数占38.34%,不吃蔬菜的人数占1.64%;每天食用1种水果的人数占25.38%,不吃水果的人数占2.29%;每天喝0.5-1袋牛奶的人数占20.87%,不喝牛奶的人数占8.50%;每天食用1个鸡蛋的人数占25.38%,不吃鸡蛋的人数占2.99%。
(二)运动量不足
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最有效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梯房、私家车的普及,群众的体力活动日益减少,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中青年特别是职业人群的运动量严重不足。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上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为41.68%,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4.40%;男性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占44.08%,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2.56%;女性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占39.46%,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6.09%。
(三)体质指数超标
肥胖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脂肪成分过多或超过正常人平均量的病理状态。超重和肥胖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还可以引起痛风、高脂血症、胆石症、胆囊炎、脂肪肝、睡眠窒息等多种疾病,从而降低生命质量,影响人的寿命。本次调查数据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中,男性身高平均值为171.05cm,平均体重为71.02kg,女性身高平均值为161.29cm,女性平均体重61.45kg。城东区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5.76%,肥胖率11.61%。
(四)烟草酒精危害突显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群健康所面临最大的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大量资料表明,在烟草燃烧产生的化学物质中有69种是致癌或促癌物质,吸烟可以导致肺癌及多种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另外,吸烟是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源之一,使空气中的许多有害物质浓度升高。吸烟时只有30%的烟气进入吸烟者体内,70%污染环境,因此不吸烟者在吸烟环境中,被动地吸入烟气同样可以导致健康的损害。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区18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7.91%,65岁以后吸烟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男性吸烟率为15.87%,女性吸烟率0.56%;汉族吸烟率6.92%,回族吸烟率0.53%,藏族吸烟率0.23%。
饮酒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行为,酒精是一级致癌物,过量饮酒对健康有较大损害,特别是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许多系统、器官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长期过量饮酒还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我区18岁以上人群饮酒率为9.38%,75岁以后饮酒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男性饮酒率为13.92%,女性饮酒率5.19%;汉族饮酒率7.74%,回族饮酒率1.11%,藏族饮酒率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