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城东区贯彻落实<西宁市贯彻落实<青海省2021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点 工作分工方案>工作任务责任分工> 工作措施》的通知
浏览:5808次 时间:2021-09-22 来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韵家口镇、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现将《城东区贯彻落实<西宁市贯彻落实<青海省2021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城东区贯彻落实《西宁市贯彻落实<青海省2021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

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922

城东区贯彻落实《西宁市贯彻落实<青海省2021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作分

工方案>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

 

为贯彻落实《西宁市贯彻落实<青海省2021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市发改生态〔2021320号),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措施:

一、积极开展政策沟通

1.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遵循兰西城市群建设、青甘川、新青川大通道建设和省、市友好城市合作方向,缔结、深化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江苏省南京市麒麟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友好合作关系,借助省、市发改、商务部门推介和招商引资、观摩学习等途径,推动建立友好城区在旅游开发、商贸互通、项目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交流、城市群发展等多层次多领域的长效合作机制。

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区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区直各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2.持续推进对口援建工作。深入贯彻《进一步深化支援帮扶工作机制的意见》,落实政府协议,持续深化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改革开放等领域的交流交往与互利合作。加大人才组团式交流力度,建立东西部人才智力交流协作常态机制,引进一批用得上的急需紧缺型人才,创造一批带不走的援助成果。

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文体旅游科技局、区生态环境局,韵家口镇、各街道办事处

二、扎实推进设施联通

3.畅通城区交通网络。按照安全性、便利性、网格化、立体化的发展思路,构建公交+慢行融合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和窄路密网的城区路网结构。配合做好湟中路、共和路大修整治工程,着力做好花园南北街、中南关街、南山东路等城市次干道建设优化工程,切实做好建国路、大众街、湟中路、夏都大街等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项目建设,打通断头路、疏通拥堵路、消除坑洼路,畅通路网微循环

牵头单位:区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

4.全面推进城市管网改造。统筹各类市政管线建设和管理,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网排水能力。加快北小街地下工程海绵改造、南小街排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稳步优化城区管网基础。大力实施老城区管网提质增效项目,解决老旧城区雨污管网短板。

牵头单位:区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韵家口镇、各街道办事处

5.积极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加强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商贸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探索实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智能化生产性转型升级,积极引导工业产品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区直各单位,韵家口镇、各街道办事处

三、深入推进贸易畅通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政策红利+人口红利+区位红利发展要求,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人才库,就城区高质量发展,向各领域专家人才借智借力。聚焦大健康、文商旅融合、产城一体化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更新等命题在产业发展方面以批发零售业转型、文旅服务、金融服务、养老服务、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等领域为主攻方向,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不断做强东区软实力。强化招商精度,注重引进增量和激活存量,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链长制专班机制及配套考核奖励、项目跟踪服务制度,以高质量招商运营推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下南关、为民巷、沙塘川等项目招商,争取引入一批大商、优商、强商。

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区直各单位,韵家口镇、各街道办事处

7.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发挥东大门交通枢纽优势,依托东川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发展与青藏国际铁路港发展相匹配的物流产业,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加快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

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城乡建设局

8.大力启用电商发展服务中心。成立城东区电商发展服务中心,引入第三方电商运营团队,通过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辖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多样化应用场景,为辖区全行业各领域经济主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供专业化、常态化培训指导。建立城东区电商大数据池塘,对辖区线上商户、订单及仓储物流进行系统管理。与义乌带路宝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义乌购带路宝小商品采购平台及全品类数字化供应链、线上智慧选品及Saas管理系统方面的先进运营模式和在整合原产地供应链、二级分销商户、末端零售渠道方面的先进技术在东区落地,切实把网络消费潜力转化为东区企业发展新动能。

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区直各相关单位

9.积极拓展合作空间打造具有城区产业特色的藏式国际艺术节”“民族美食节”“高原特产博览会等名优特色产品集群展会积极参与第22届青洽会、2021年城洽会和2021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工作。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加进口博览会、东盟博览会、高交会等重点展会,开拓国际市场。

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区文体旅游科技局

责任单位:区直各相关单位

四、务实推动资金融通

10.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强政银企合作,尝试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保险公司风险分担机制。贯彻落实《西宁市银行金融机构千名联络员进企业行动方案》,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络员,对企业制定帮扶措施、宣传政策红利、开展融资辅导,提高信贷可得率。

牵头单位:区财政局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

11.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扩大银行信贷投放,认真梳理融资需求,制定一企一策,促进银企双方达成融资协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牵头单位:区财政局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

五、持续深化民心相通

1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加大对本地民间武术、古玩收藏等非遗传承文化的推广。厚植河湟文化,推动河湟文化在文化景观模式、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旅游演艺模式、文创开发模式、文化节庆模式等多元互补发展模式中实现融合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将城东区建设成为彰显河湟文化的特色城区。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以数字化为支撑,拓展传统记忆工程。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荐、申报、传承和传播。

牵头单位:区文体旅游科技局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韵家口镇、各街道办事处

13.推进旅游资源开放和推广。坚持开放合作,不断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围绕中国夏都等核心品牌,加大以河湟文化”“湟水风韵等为支撑延展品牌的推广。加快湟水河流域、沙塘川河片区等文旅品牌建设,充分撬动城区文化资源。创新宣传推广方式,主动融入兰西城市群、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构建跨区域、跨平台、跨终端的宣传营销体系,注重区域联动和品牌打造,提升品牌形象。

牵头单位:区文体旅游科技局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

14.提高旅游创新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旅游功能,重点建设旅游精品街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做好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创建以湟水河生态旅游、南北山自然旅游、特色人文旅游等旅游风景廊道体系,打造主题文化巷子和老青海主题街区,培育一批体现老西宁记忆的主题民宿,打造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小而新的旅游服务基地。建立西部自驾游集散中心,着力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优化自驾游服务保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落实三乡工程,推进乡村生态旅游提质升级。发挥文化旅游功能,充实文化旅游内涵,大力发展旅游+”,鼓励和支持创意性旅游纪念品的研制开发。

牵头单位:区文体旅游科技局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

15.加大医疗合作力度。强化区级医疗机构与省级医院的医联体建设,实现医疗服务互助共享。持续推进健康共同体提质升级,强化两镇卫生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妇女婴幼儿保健、健康教育职能,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与疾控中心、妇计中心、区健教所之间医防融合。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疾控机构和镇办社区联动工作机制,提升基层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医疗人才引进、培养和学术交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藏医药科技研发合作开展康养产业交流合作积极创建高原病诊疗交流中心,引进著名医师学者来到东区坐诊交流鼓励社会组织合作投资建设养老、托育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动、引擎项目带动,建立健全城区多层次、全覆盖大健康网络体系。

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

责任单位:区文体旅游科技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应急管理局,韵家口镇、各街道办事处

16.强化教育交流合作。加快推进杨家巷、曹家寨学校改扩建及城东区第二、第三幼儿园建设项目,扩充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资源,着力满足教育需求供给。依托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教育协作会、校企合作、手拉手学校等平台,支持教科研机构、职业院校和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建立对外协作交流渠道,在教育管理、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师培养、师生互派访学等方面开展交流互访活动,积极借鉴和学习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促进东区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助推东区教育现代化。

牵头单位:区教育局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韵家口镇、各街道办事处

17.培植发展科技创新动力。引导条件成熟的企业申报认定各级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构建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利用城东区众创空间等,集聚人才、技术、资本和市场等各种资源优势,创办新型孵化服务机构。

牵头单位:区文体旅游科技局、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区直各单位